如何才能做到LED企业持续发展?

2018-10-19

好火还需好柴烧,这毋庸置疑,江门新政出台《江门市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光源)发展优惠办法》对于LED产业而言,无疑是一把好柴,让整个江门的LED产业燃起了星星之火,但是现在就预示LED照明产业的春天已在眼前还为时过早,LED产业还需审时度势,多方发力,寻求创新,才能真正地实现产业发展大爆发。
目前,LED产业发展陷于了一片混乱,利好政策一出,企业就缺乏了基本的判断力,一窝蜂上,各路资本,都来“打酱油”,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造成整个行业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将自己拉入泥沼中。因此,面对政府的大力扶持,企业要对自己有清醒地认识,对行业有细致地摸查,不要盲目上马,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抢占LED产业链的盲点、制高点,生产出适宜市场的产品,掌握核心技术。
诚然,很多LED生产企业并没有这样的觉悟,还是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有效地引导,在给予资金支持的同时,更要做好把关工作,合理有效地进行资助,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大LED产业的准入门槛,制定明确、专门的行业标准。另一方面政府则要进行有效地资源整合,加大对核心技术的支持力度。此外,政府还要延伸整个LED产业链,确保上中下游产品不脱节。
江门政府的利好政策对于江门的LED产业而言,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但是LED企业能否借势爆发,我们还有待观望。
 提高眼力还要提高心力 有心有力推动LED发展
骗补现象的出现,不可否认是由于财政补贴金额较高而致的企业铤而走险。广东有超过6000家LED企业,大概只有2%~3%可以拿到政府补贴,且多为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补贴对有实力的LED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LED补贴审批门槛提高,这是一个外在的改变,这是一个治标的办法。“门槛”是为了“限制”而存在的,LED补贴审批门槛是为了限制骗补现象的产生而存在的,一定程度上能够拒实力相对较弱的、规模较小的企业于门外,打消他们骗补的侥幸心理。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一个事实就是,拿到LED补贴一向以来是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的“强项”,一般小企业难以涉足;提高审批门槛莫过于用一个稍微小一点的圈圈把这些大企业们围起来,活动空间虽然变小,但依然还是“圈中人”,本质上没有太大的改变。如果企业本来攀的位置就很高,何惧此门槛之高?
因此,归根到底治本的办法还是要靠“这个圈”的“看管者”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即审批部门及人员的监督思想和行为能力的提高,坚决不纵容不姑息,实实在在完成每一项LED招标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实施LED的推广。
企业绝路绝非企业主跑路的理由
LED照明行业接二连三传出企业“倒闭”消息,虽然屡见不鲜而让大家见怪不怪,但警钟长鸣,能引以为鉴并避免重蹈覆辙,还是有着它的积极作用。有人说幸福都是一个模板,不幸却有各自的不幸,导致LED企业倒闭的原因同样是多样化,不论中间经历了哪些错误的发展判断和抉择,结果基本都是出现资金链断裂而直接催促走上绝路。而当企业走上绝路,企业主往往选择跑路。
资金链的畅通无阻是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最大保障。俗话说“货如轮转”,资金链的各个关节之间本来就环环相扣,也如同河流要成活水才不致发臭。企业的发展之路本来就需要步步为营,撇除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反观企业自身引发的问题则是可控因素,更值得重视。企业必须要从依循产品市场价格规律,以及产品品质方面把关上做好工作,才能保证企业能在行业竞争中健康发展。同时也需要避免企业因盲目扩张而招致三角债务缠身等弊病。
另外,企业倒闭,跑路成风,无疑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社会现象行为。问题出现,作为责任人应当义无反顾承担相关的责任,积极给予解决,而非逃之夭夭就能了事。毕竟企业破产还可以东山再起,信誉破产只能成为过街老鼠。行业越乱越需要更多的正能量,而振兴LED产业这个朝阳行业,作为业内人士均是责无旁贷。
不管“坐商”、“行商”建道赚钱要看消费者“情商”
所谓的坐商就坐在经营地点做生意,而“行商”就是要走出去做生意,和“坐商”最大的不同是,“行商”具有主动经商的意识。那么对于LED灯来说,销售的问题是在于“坐商”还是“行商”吗?
好的产品如果没有一个与之配套可行的渠道模式进行推广销售,很容易就会石沉大海。目前市场剧烈的竞争,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渠道”的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特殊位置。实际上LED灯有两大“雇主”,一是政府为节能减排义务所需的工程用灯,另外一个便是市场的上帝——消费者。卖LED灯,无论是坐在店铺等消费者消费还是出去跑业务而累积客户,我们需要考虑的永远都是消费者为什么买我们的灯,为什么接受我们,否则坐着等的只能是空气,跑得来的只有别人的拒绝。
现在LED行业的渠道,有工程的,有经销商的,还有网络等等,就说现在的电商渠道,它的兴起根本原因也缘由于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所以企业建设渠道的最终目的都是消费者。不管是店面,工厂,还是灯具城、灯具市场都好,在渠道建设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不是坐着卖灯,还是跑业务等等方式,想赚钱,赚的钱都是来自消费者,建设渠道要考虑到自己面向的消费者,这群消费者的消费“情商”。灯具出口变出丑质量无底线犯众憎.
近数月来,国家各地质监纷纷对照明产品进行突击抽查,很多企业频频“中招”。产品质量水平不升反降、合格率低早不是照明行业的通病,而这种“病”甚至扩散到国外。从近期欧盟对中国照明产品质量通报的次数来看,欧洲各个国家对中国的灯具监控也绝不手软。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400-888-8888